黨組織全覆蓋難、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基層黨組織功能弱化、工作模式陳舊等是目前基層組織工作面臨的普遍問題。構建“基層黨組織工作社會性互聯(lián)網應用服務系統(tǒng)”(以下簡稱“服務系統(tǒng)”),通過技術方式變革基層組織的工作模式,使其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環(huán)境和形勢的要求,是解決當前基層黨組織工作面臨問題的新途徑。
一、“服務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
“服務系統(tǒng)”是基于社會性網絡關系系統(tǒng)思想構建的基層黨組織工作互聯(lián)網應用服務平臺。這種社會性互聯(lián)網應用服務具有動態(tài)網絡增長特性和很強的關系圈層拓展性與人群黏合性,適合運用于新形勢下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服務系統(tǒng)”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服務系統(tǒng)”與以往的電子黨務系統(tǒng)和黨建網站不同,它是一種新型的、依托黨組織的社會關系網絡和黨員的社交關系網絡開展基層黨組織各項工作的互聯(lián)網服務應用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中的社交關系網絡是基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社會化關系構建的,這種社會化關系主要包括:由黨組織的上下級關系所形成的職業(yè)型社會關系;由黨組織內部的非直接工作關系組成的朋友關系;由組織內成員的外部社會關系所形成的關系等。該系統(tǒng)能夠運用多種社交新媒體,以主動溝通方式,通過系統(tǒng)構建的關系網絡實現即時立體互動交流,非常適合運用于對新形勢下的“兩新”黨組織和流動黨員進行教育管理。
第二,“服務系統(tǒng)”對于黨組織工作的影響方式,已經由過去單純建立電子黨務系統(tǒng)和黨建網站,提供“瀏覽網頁”、“論壇”、“電子郵件”等傳統(tǒng)的“信息”影響方式,轉變?yōu)橥ㄟ^構建人與人、人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緊密的互動交流關系,來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和執(zhí)行力,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第三,“服務系統(tǒng)”是開放式互聯(lián)網應用平臺,因此能夠方便地將分散于不同地域(區(qū)域)、不同行業(yè)、不同機構的基層黨組織及黨員,通過互聯(lián)網及移動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全面納入黨組織工作和服務的范圍;同時,由于系統(tǒng)具有用戶自定義設計定制功能,使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不同地域、不同行業(yè)基層黨組織的特點和本地域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添加個性化應用,有利于擴大基層黨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zhàn)斗力。
二、“服務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
“服務系統(tǒng)”可通過“創(chuàng)建網站服務”、“創(chuàng)建組織網絡服務”、“創(chuàng)建網絡電臺服務”、“創(chuàng)建網絡電視頻道”、“視頻及語音通信服務”、“短信服務”、“搜索服務”以及“人員物理位置及移動終端定位服務”等實現以下功能:
第一,構成基層黨組織生活和黨員思想教育新模式,形成網上黨的思想文化陣地。通過:“服務系統(tǒng)”提供的網絡化社交媒體,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所有制機構中的黨員,都可以通過網絡無障礙地參加基層黨組織的活動,接受黨的思想理論教育、獲得黨組織提供的個性化服務等,將基層黨組織的傳統(tǒng)單向式思想教育模式,轉變?yōu)榛咏涣魇降乃枷虢逃J健?/p>
第二,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提供信息化服務,建立黨組織之間以及黨員之間溝通交流平臺。一方面,通過“基層黨組織工作社會性互聯(lián)網應用服務系統(tǒng)”可構建多種、多樣化服務功能,為基層組織、黨員、干部提供多種類型和多方面的服務,例如:業(yè)務服務、法律服務、政策咨詢、心理咨詢等;另一方面,通過SNS系統(tǒng)提供的在線交流、手機短信、微博、論壇等,可搭建不同單位黨組織之間、黨組織與黨員以及黨員之間的多渠道、多形式的即時交流互動平臺。
第三,為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組織和服務型黨組織提供重要載體。“服務系統(tǒng)”本身就能夠形成一個知識管理系統(tǒng),能夠進行知識的生產、開發(fā)、利用與傳播。參與系統(tǒng)交流的黨員、干部,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交流,能夠在已具備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借鑒他人觀點,創(chuàng)造出新的知識與他人分享,由此將個人潛在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與人分享和傳播。通過這種交流、學習、創(chuàng)新、分享和傳播的循環(huán),自動形成一種網絡化的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地影響基層干部和黨員的思想行為,通過信息、知識、經驗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基層黨員、干部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促使基層黨組織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成為名副其實的學習型黨組織和服務型黨組織。
三、“服務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
“服務系統(tǒng)”的上述特點和功能,對于解決當前黨的基層黨組織建設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擴大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覆蓋面,增強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能力。隨著社會組織單元的變化,大量新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突破了地域、所有制等限制,其從業(yè)人員中的黨員廣泛分布在產業(yè)鏈和市場的不同地域,并頻繁流動,這使得傳統(tǒng)按地域分布、依托單位設置黨組織的模式,在大部分“兩新”組織中不再適用,一些無主管單位、規(guī)模小、變化快的“兩新”組織成為黨組織工作的“空白點”。一些新建的經濟園區(qū)、商務樓宇、住宅小區(qū)等,由于黨員分散、零散,黨組織歸屬復雜等,也成為黨組織全覆蓋的難點。運用“服務系統(tǒng)”的跨越時空網絡化組織管理功能,以主動溝通方式,通過基層黨組織上下級之間關系、組織內部直接和非直接關系、組織內外部成員之間關系等立體社會關系網絡,能夠擴大黨的影響和黨的工作覆蓋面。
第二,增強基層黨組織工作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推動發(fā)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等領域都發(fā)生了深刻變革,出現了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格局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yè)崗位和就業(yè)形式多樣化的情況。因而基層黨組織的功能出現了弱化的現象:一是基層組織工作難以滲透經濟社會的各項業(yè)務活動之中;二是基層黨組織的教育功能弱化;三是黨組織協(xié)調各方利益關系的功能弱化;四是應對新媒體輿論的能力薄弱等。運用“服務系統(tǒng)”的資源整合功能、互動交流功能、牽引服務功能等,可以實現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拓展,使基層黨組織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民主性和實效性,在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yè)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實際的作用。
第三,創(chuàng)新基層黨組織工作模式,探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途徑。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尤其是互聯(lián)網飛速發(fā)展極大促進了人們的思想文化交流,黨員、干部的思想行為也受到更多、更廣泛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加大了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的難度,傳統(tǒng)的方式方法早已難以支撐新形勢對于基層黨組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構建“服務系統(tǒng)”,是對傳統(tǒng)基層組織工作模式的變革與創(chuàng)新。一方面,通過“服務系統(tǒng)”對各種相關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與開發(fā)利用,由此實現對基層黨組織工作中涉及的人、財、物、力等現實資源的整合、優(yōu)化與合理配置,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更好地為黨員服務、為群眾服務;另一方面,通過“服務系統(tǒng)”的跨時空信息傳播交流功能、個性化應用定制功能等,拓展橫向組織工作的覆蓋幅度,縮減縱向層級,使黨組織的體制機制扁平化、有機化、柔性化,從而開創(chuàng)一種新的基層黨組織工作模式。(齊冬梅 徐中 王從眾:天津市委黨校,天津市科技工委)